春節過后,“用工荒”成了諸多企業亟待解決的大難題。面對勞動力的日益匱乏,許多企業將服務機器人作為戰略重點進行布局。未來,服務機器人市場或超越工業機器人,并在服務領域率先爆發。
“用工荒”現象加劇 服務機器人能否化解危機
春節過后,各行各業都迎來了開工潮,可隨之而來的“用工荒”也成為了令許多企業頭疼的大問題。據相關統計,春節前后1—2個月中用工缺口為68%,其中餐飲業、政服務業等用工缺口大,而在房地產、IT等行業用工荒也頗為嚴峻。
在此背景下,許多企業開始引進機器人,其可提高自動化水平和生產效率,成為越來越多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的新選擇。富士康、華為等些知名大企業都已上線機器人代替部分人工。不得不承認,“機器人換人”已成為種不可阻擋的趨勢。
隨著機器換人大潮的強勢來襲,機器人產業迎來了巨大的發展契機。近年來,在人工智能技術接連取得突破的形式下,內機器人市場持續增長,年均增長速度驚人。而在物聯網終端應用的帶動下,服務型機器人的需求也逐漸旺盛。其中,語音交互、人臉識別、自動定位導航等人工智能技術,開始裝載至服務機器人產品,使得服務機器人能夠更好地服務人類及打開廣闊的市場空間。
而服務機器人的快速增長離不開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,簡單來說,方面,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機交互等技術的突破為服務機器人市場的爆發提供了條件。同時,80后和90后人群的消費觀念開始轉變,對務勞動的時間投入不足,而隨著收入的逐年提高,這些年輕人對服務機器人的需求增大。另外,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將增強服務機器人的交互能力,而技術的進步可能帶來更多的更新換代需求。
未來,服務機器人市場或超越工業機器人,并形成兩大發展趨勢。其,人工智能與服務機器人的聯系日趨緊密。相對于工業機器人,服務機器人更加重視人機交互體驗。用戶和機器人之間互動越頻繁,對機器人反饋速度的要求也較高。從長期來看,人工智能是服務機器人的核心,服務機器人市場的邊界要靠人工智能技術去打破。
其二,服務機器人或在庭服務等領域率先爆發。例如,用領域中,掃地、拖地、擦窗等清潔機器人性能不斷提升,逐漸走進千萬戶;此外,服務機器人還扮演著早教、陪伴、智能管等角色,在庭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而在商用領域內,服務機器人已能夠勝任客服、迎賓、導購、助理等工作,陸續現身在銀行、酒店、醫院、學校等不同場所,智能化程度有了大幅提高。
盡管服務機器人前景日益明朗,但其成長路徑還需要經過段漫長的時間。從核心技術突破,再到成熟產品出現,隨后在部分具體應用場景普及,后才能實現大規模量產。
從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,服務機器人已經走完了核心技術突破、成熟產品出現兩個階段,正處于具體應用場景普及的初階段。因此,服務機器人當前關鍵的是如何落地具體應用場景。
旦服務機器人打開了巨大的消費市場,將有望延伸至智能居、汽車等領域。憑著自身流量入口的優勢,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。在未來,服務機器人必將成為人類的高助手和工具,而不再是單純的自動化設備。